戴進(公元1388—1462年),明代畫家,《明商錄》作名班,學(xué)文進,號靜庵,父號玉泉山人。錢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少時作銀工,所作釵朵精巧絕倫,以為得以傳之久遠,后見銷銀者所熔銷之物即出已作,遂改學(xué)畫。神像、人物、走善、花果,翎毛俱精絕。所作山水,師馬遠,夏理,并取法輪照、李唐,俱道勁蒼洞,行管頓挫多變,設(shè)色敷積沉重出嚴(yán)。宜宗時與謝廷循等同為待識,因進繪朱農(nóng)人垂釣而遭讒。放歸窮死。世評戴進為“浙派”之祖,明朝畫流第一。
《明戴進長松五鹿圖》是明朝畫家戴進創(chuàng)作的一幅山水畫。這幅畫的主題是長松和鹿,長松代表長壽,鹿因與「祿」諧音,帶有「福祿」或「俸祿」的意思,所以這張畫具有祝壽或是祈福的寓意。畫面的主題在前景已經(jīng)顯示出來,高聳的森林中,有五只鹿遨游其間,小溪由前景直到松樹林的盡頭。遠景的高山,云煙飄渺,情境與近景形成了明顯的對照。構(gòu)圖的空間安排上,近景的松樹非常高大,高度幾乎占畫面的一大半;另外,占畫面二分之一 的上半部則是遠景的山叢,遠、近兩景以云霧隔開,中景幾乎消失。布局上,呈現(xiàn)實與虛、動與靜、繁與簡之協(xié)調(diào)對比,極是活潑有趣。在筆墨方面,畫樹干的筆法強勁而有力,枝葉的濃淡色彩分明。遠山與近石,都以「似點非點」長短不齊的線條積疊而成,再加上輪廓線來勾勒形狀,并略染墨和汁綠,山石以的短線完成。圖的左上方為明代知名文豪兼藝術(shù)大家─文徵明(1470-1559年)的題詩:「長松郁郁映雙泉,麋鹿為群五福全,塵土不生巖野靜,始知平地有神仙。徵明題,靜菴筆?!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