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麟,麟一作驎,錢塘(今浙江杭州)人,原籍河中(今山西省永濟)。馬世榮之孫,馬遠之子,生卒年不詳。其父馬遠是宋光宗、宋寧宗兩朝(1190—1224)畫院待詔。
此圖為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,畫面繪近處陂陀之上蒼松一株,主干遒勁,枝丫奇出。樹下坡巖交疊.樹下有宮殿屋檐一角,遠山連綿起伏,幻于迷蒙之中。松樹送針細利,筆墨清潤,遠方煙靄出沒,隱約可見。畫中怪石用山斧劈皴,老樹用嚴謹?shù)碾p鉤填墨法,樹葉用淡褐色點染。全圖用筆瘦硬勁峭,構圖簡括,畫風學馬遠而又有自己的創(chuàng)新,為馬麟山水畫佳作。馬麟畫承家學,擅畫人物、山水、花鳥,用筆圓勁,軒昂灑落,畫風秀潤處過于乃父。寧宗嘉泰(1201—1204)間授畫院祗候,頗得寧宗趙擴、恭圣皇后楊氏及楊妹子(娃)稱賞,每于父子畫上題句。他繼承并發(fā)展了其父的畫風,善于在章法大膽取舍剪裁,描繪山之一角水之一涯的局部,畫面上留出大幅空白以突出景觀。這種“邊角之景”其特點正如前人所指出的“全境不多,其小幅或峭峰直上而不見其頂,或絕壁直下而不見其腳,或近山參天而遠山則低,或孤舟泛月而一人獨坐”,予人以玩味不盡的意趣,風格獨特,富有詩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