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周(1427—1509),字啟南,號石田、白石翁、玉田生、有竹居主人,明代繪畫大師,吳門畫派的創(chuàng)始人,明四家之一,長洲(今江蘇蘇州)人。生于明宣德二年,卒于明正德四年,享年八十二歲(虛八十三歲)。不應科舉,專事詩文、書畫,是明代中期文人畫“吳派”的開創(chuàng)者,與文徵明、唐寅、仇英并稱“明四家”。
《錦上開花圖》是沈周繪,其代表作品多藏于大博物館,故宮博物院藏有精美作品,重要的有《仿董巨山水圖》軸(作于成化九年,公元1473年)、《滄州趣圖》卷、《卒夷圖》、《墨菜圖》(這兩幅原為冊頁,后合裝成卷)、《臥游圖》等。在繪畫方法上,沈周早年承受家學,兼師杜瓊。后來博取眾長,出入于宋元各家,后自成一家。沈周早年多作小幅,40歲以后始拓大幅,中年畫法嚴謹細秀,用筆沉著勁練,以骨力勝,晚歲筆墨粗簡豪放,氣勢雄強。 沈周的繪畫,技藝全面,功力渾樸,在師法宋元的基礎上有自己的創(chuàng)造,發(fā)展了文人水墨寫意山水、花鳥畫的表現(xiàn)技法,成為吳門畫派的領袖。所作山水畫,有的是描寫高山大川,表現(xiàn)傳統(tǒng)山水畫的三遠之景。而大多數(shù)作品則是描寫南方山水及園林景物,表現(xiàn)了當時文人生活的幽閑意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