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徵明(1470.11.28-1559.3.28),原名壁(或作璧),字徵明。四十二歲起,以字行,更字徵仲。因先世衡山人,故號衡山居士,世稱“文衡山”。文徵明的書畫造詣極為全面,詩、文、書、畫無一不精,人稱是“四絕”的全才,詩宗白居易、蘇軾,文受業(yè)于吳寬,學書于李應禎,學畫于沈周。其與沈周共創(chuàng)“吳派”。在畫史上與沈周、唐寅、仇英合稱“明四家”(又稱“吳門四家”)。
紙本水墨。臺北故宮藏。松、竹、梅稱「歲寒三友」,為歷來文人畫家所喜繪之題材,藉以象征清逸高潔的人格情操。畫寒天里依然挺立、蒼翠和綻放的松、竹、梅三友,三者前后有序,空間層次感極佳,三友之外尚見玲瓏湖石與蒼松之下的梅花與翠竹,蒼松、湖石皆為長壽之象征,樹竹點染細致,全幅的用筆較寫意,墨色富有深淺濃淡的變化,更顯得沈厚有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