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原祁,明崇禎十五年(1642年)生,清康熙五十四年(1715年)卒。字茂京,號麓臺、石師道人,江南省蘇州府太倉人(今江蘇太倉)。以畫供奉內廷,擅畫山水,繼承家法,學元四家,以黃公望為宗,喜用干筆焦墨,層層皴擦,用筆沉著,自稱筆端有金剛杵。與王時敏、王鑒、王翚并稱“四王”,形成婁東畫派,左右清代三百年畫壇,成為正統派中堅人物。
紙本水墨。臺北故宮藏。取法黃公望,繪峰巒層疊,山峰矗立,林木深幽,溪水曲折,山頂云煙縹緲,畫面下端為坡岸亂石,在坡岸的平處座落數間屋宇房舍,掩映在山巖和叢樹蔭下。村落杳然,景象萬千。畫法干筆重墨,乍看似乎是照搬董源、黃公望的程式,倘細察,位置的陰陽向背,縱橫起伏,開合鎖結,回抱勾托,過接映帶,跌宕欹側。筆墨輕重疾徐、濃淡燥濕、淺深疏密等,都做到恰到好處。山石以淡墨勾皴,以濃墨、焦墨破擦。樹木皴法簡練,凝重渾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