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悲鴻(1895年7月19日—1953年9月26日),漢族,原名徐壽康,江蘇宜興縣屺亭鎮(zhèn)人,中國現代畫家、美術教育家。曾留學法國學西畫,歸國后長期從事美術教育,先后任教于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、北平大學藝術學院和北平藝專。1949年后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。擅長人物、走獸、花鳥,主張現實主義,于傳統尤推崇任伯年,強調國畫改革融入西畫技法,作畫主張光線、造型,講求對象的解剖結構、骨骼的準確把握,并強調作品的思想內涵,對當時中國畫壇影響甚大,與張書旗、柳子谷三人被稱為畫壇的“金陵三杰”。所作國畫彩墨渾成,尤以奔馬享名于世。
徐悲鴻作品今后的鑒定問題,讓牟建平最為擔心?!翱峙逻@將成為一大難題。盡管徐悲鴻畫馬是很難仿造的,他的馬既有西方的結構、體積與明暗,又不失中國畫高超的筆墨技巧,馬鬃與馬尾畫得很靈動,但是靈動中又不乏遒勁與力量,這一點,沒有很深的筆墨功力與書法造詣,是很難造假的。”他慨嘆道,“原來還有大師家人廖靜文與徐慶平從事一些鑒定工作,但面對層出不窮的贗品恐怕也難以招架。經歷大師家屬二代以后,未來徐悲鴻作品的鑒定無疑將比較混亂,究竟是家屬鑒定還是專家鑒定,有沒有鑒定徐悲鴻作品的權威機構,這會讓買家比較迷茫?!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