郎世寧(Giuseppe Castiglione,1688.7.19-1766.7.16),原名朱塞佩·伽斯底里奧內,圣名若瑟,清代宮廷畫家,意大利米蘭人。 郎世寧在清康熙帝五十四年(1715年)作為天主教耶穌會的修道士來中國傳教,隨即入宮進入如意館,歷經(jīng)康熙、雍正、乾隆三朝,在中國從事繪畫50多年,并參加了圓明園西洋樓的設計工作。 郎世寧擅繪駿馬、人物肖像、花卉走獸,風格上強調將西方繪畫手法與傳統(tǒng)中國筆墨相融合,受到皇帝的喜愛,也極大地影響了康熙之后的清代宮廷繪畫和審美趣味。
絹本188.2x102.2 郎世寧繪“雍正十二月圓明園行樂圖”是一組表現(xiàn)雍正皇帝日常生活的作品,按春、夏、秋、冬四季12個月的順序排列,分別為“正月觀燈”、“二月踏青”、“三月賞桃”、“四月流觴”、“五月競舟”、“六月納涼”、“七月乞巧”、“八月賞月”、“九月賞菊”、“十月畫像”、“十一月參禪”和“臘月賞雪”。從描繪的景物判斷,表現(xiàn)的對象應為圓明園。畫面以山水樓閣為主,建筑描繪細膩,其中既有中式園林建筑,又有西式亭臺樓閣,更有中西合璧者,畫面的景觀可能是畫家以圓明園的建筑結合自己的想象而創(chuàng)作的。圓明園是雍正作皇子時的封賜,他解釋說“圓明園”的賜名大有深意:“圓而入神,君子之時中;明而普照,達人之睿智也?!?雍正三年(1725年)八月圓明園興修一新之后,雍正皇帝經(jīng)常在園中居住并在此辦理公務,他明諭百官“每日政事與宮中無異”。這12幅行樂圖展現(xiàn)了其在圓明園生活的各個場景,也表現(xiàn)了12個月的不同節(jié)令風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