米芾(1051—1107年),北宋書法家。曾任校書郎、書畫博士、禮部員外郎。工于書法,擅長篆、隸、楷、行、草等書體,長于臨摹古人書法。初師歐陽詢、柳公權(quán),字體緊結(jié),筆畫挺拔勁健,后轉(zhuǎn)師王羲之、王獻之,體勢展拓,筆致渾厚爽勁,自謂“刷字”,與蘇軾、黃庭堅、蔡襄并稱宋代四大書法家。其繪畫擅長枯木竹石,尤工水墨山水。以書法中的點入畫,用大筆觸水墨表現(xiàn)煙云風雨變幻中的江南山水,人稱“米氏云山”,富有創(chuàng)造性。米芾傳世的書法墨跡有《向大后挽辭》《蜀素帖》《苕溪詩帖》《拜中岳命帖》等。
此札約書于1091年,系致友人劉季孫(933-1092),談論書帖文玩交易之事。全帖雖然文字簡短,卻有明顯的運筆與情緒的轉(zhuǎn)換,在以行書為主的書寫中,參入草書,豐富筆畫的繁簡與速度的變化。最后第二行「芾頓首再拜」五字連續(xù)頓挫,極富韻律,表現(xiàn)了灑脫不羈的個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