趙之謙(1829年8月8日 -1884年11月18日),漢族,浙江會稽(今紹興)人。初字益甫,號冷君;后改字撝(huī)叔,號悲庵、梅庵、無悶等。中國清代著名的書畫家、篆刻家。
擅書法,初學(xué)顏真卿,篆隸法鄧石如,后自成一格,奇倔雄強(qiáng),別出時俗。善繪畫,花卉學(xué)石濤而有所變化,為清末寫意花卉之開山。
此幅畫由清代畫家趙之謙1873年繪制。描繪山石旁一叢牡丹。枝干疏朗挺拔。濃密枝葉中掩映艷麗紅黃粉三色牡丹,美艷脫俗。紅、粉牡丹用沒骨法繪成,黃牡丹為逸筆勾勒填以淡黃。花色艷麗,與深綠色花葉形成鮮明對比。前置奇石,呈丁字形狀,以淡墨寫成,濃墨點苔,復(fù)以石綠提醒。整幅畫以倒三角形構(gòu)圖,重色牡丹及花葉集中于畫幅上半部,半隱于山石之后。山石瘦削,與其后之牡丹如包裹之花束,穩(wěn)扎佇立,三平面層次造成立體效果。山石下芳草茂盛,并題款于左下方,使整個畫面平衡,并無頭重腳輕之感。整幅晝面險中求穩(wěn),疏密有致,變化豊富,乃趙氏花卉作品常見風(fēng)格,打破歷代花鳥畫構(gòu)圖局限,為趙氏新創(chuàng)。
題識:星堂仁兄大人雅屬。同治十二年五月,會稽趙之謙。印文:趙之謙、趙撝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