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昌碩(1844.8.1—1927.11.29),原名俊,俊傾,字昌碩,別號缶廬、大龍,苦鐵等,晚年自稱吳字,男,漢族,浙江安吉人。我國近、現(xiàn)代書畫藝術發(fā)展過渡時期的關鍵人物,“詩、書、畫、印”四絕的一代宗師,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、書法家、篆刻家,與任伯年、趙之謙、虛谷齊名為“清末海派四大家”。吳昌碩的藝術別辟蹊徑、貴于創(chuàng)造,最擅長寫意花卉,他以書法入畫,把書法、篆刻的行筆、運刀、章法融入繪畫,形成富有金石味的獨特畫風。他以篆筆寫梅蘭,狂草作葡萄,所作花卉木石,筆力敦厚老辣、縱橫恣肆、氣勢雄強,構圖也近書印的章法布白,虛實相生、主體突出,畫面用色對比強烈。
紅梅圖
吳昌碩
扇面 紙本 水墨 設色
縱19.3厘米橫54.2厘米
本扇面構圖很見章法,匠心獨運。前
后梅枝皆自左向右橫出,如折枝橫置,富
有奇趣。用筆暢勁,線條變化隨意天然。其
枝條以墨摻色, 與花朵以色摻墨達到調(diào)
和,以至梅花繁茂艷麗而又沉著淳厚。自
謂擬“揚州八怪”中的李方膺,然其用墨
用色之運筆皆為其暮年自家法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