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克恭(1248—1310)字彥敬,號房山,大同(今屬山西)人,居燕京(今北京),祖籍西域(今新疆)。由京師貢補(bǔ)工部令史,選充行臺掾,擢山東西道按察司經(jīng)歷,歷河南道按察司判官,大中時(shí),官至刑部尚書。畫山水初學(xué)二米,后學(xué)董源、李成筆法,專取寫意氣韻,亦擅長墨竹,與文湖州并馳,造詣精絕。
此圖又叫《墨竹坡石圖》。畫雨竹二竿,聳立石旁,前
面一竿以濃墨寫出,后一竿以淡墨寫出,葉用捺法,簇簇
羅迭,錯落有致。筆勢厚重,墨彩豐腴,將秋風(fēng)疏雨、玉
立青竿的韻味刻畫得生動傳神。枝葉的向背紛披、俯仰疏
密以及前后虛實(shí)的透視關(guān)系,也處理的恰到好處。
高克恭(1248~1310),元代畫家。字彥敬,號房山
道人。居燕京(今北京),晚年寓錢塘(今浙江杭州)。官至
刑部尚書和大名路總管。工畫山水,初學(xué)米芾、米友仁,
晚年上溯董源、巨然,兼學(xué)王庭筠、萬慶父子。筆墨蒼潤,
氣韻閑逸。亦善墨竹,風(fēng)格近文同。其畫至元代后期已不
易得,多見贗本。傳世作品有《云橫秀嶺圖》、《墨竹坡石
圖》、《春山欲雨圖》等。